17 Oct, 2003 日本之旅 (I)


<Parco>

這次去日本是因為工作關係, 只去了短短的四日三夜, 卻因為已經有兩年時間沒有去了, 所以有些新鮮的體驗. 

下機的第一站到了涉谷 Parco 參觀 Silas 的 "Where is Silas" Show. 這個展覽是圍繞著一個名為 Silas Holmes 的人而創作. 據 Silas 稱, 此 Silas Holmes 是個奇人, 他是旅行家, 又是創作人, 音樂家, 詩人, 又是通緝犯. 他的經歷影響了很多人, 尤其是 Silas 的創作單位, Fergadelic 和 James Javis 等. Silas 給了他們很多靈感, 因此便用了他的名字成立了現今 Silas 這個品牌. 但從 1997年開始 Silas Holmes 便不知所縱了. James, Maria 等人為了紀念這個朋友, 便攪了這個展覽. 當中展示了很多插畫的原稿, 相片, 一些裝置和 Video 等等. 也少不了一些紀念品, 如會場紀念 Tee 和 Potato Head 的 figure 等等. 


<Where is Silas>


<V> 原為 Bapy 店

 

翌日的行程, 由裏原宿開始. 可能很久沒有到日本, 也沒有留意裏原宿的新聞, 所以發現很多地方都變了. 例如 Bapy 的店子搬走了, 變成了 "V" (Viki). 一切只怪自己沒有在出發前做好功課, 所以也找不到 Bapy 新店. 就連 Revolver 都搬離了原來的地方, 不知所縱. 聽說是搬到了中目黑云云. 但卻意外地發現在裏原宿的 Busy Workshop 旁, 一條黑暗走廊的盡頭, 開了一間新店子, 名為 "Philosophy Shop", 進店一看, 才發現原來是 Wtaps 的店子. 近年來 Wtaps 人氣下滑, 幾近消失了, 然而卻靜悄悄地開了獨立舖. 可是今季的 Wtaps 依然是乏善足陳, Tee Shirt 以紅黑色為主, 很有德軍的感覺. 在店內展示了納粹黨的徽章, 也有拉登的照片, 可以感覺到一鼓很強烈的好戰味道. 店子很小, 很黑暗, 但卻迫滿人, 也擺放了很多二次大戰的書籍. 總之, 像一間二手的軍用店多於時裝店. 


<Philosohpy Shop>


<Concentrate>

但凡到過裏原宿都知道裏原宿的規矩, 店子必須隱秘, 店員必須沒有禮貌. 在路經舊 Bapy 店時, 看見了不少日本青年走進此店子 "Concentrate". 本著一顆好奇心, 跟了進去, 發現久違了的牌子 AG, 在店內發售. 雖然那些衣服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而且價錢絕不便宜, 但也不乏問津者.


<Concentrate>


<Whiz>

今季人氣大熱之品牌 Whiz 也是隱藏得很好. 沒有問清楚地點, 相信要找到它都很困難. Whiz 是在 Bounty Hunter 旁邊的一條斜路上去. 店外沒有招牌, 從外觀看來像民居. 之所以話 Whiz 人氣大熱是因為其店舖空空如也, 活像早年的 Undercover 店子, 相信大部份的商品都全數賣出. 剩下來的是一些軍褸, 褲子, 和一些 Accessories 看來設計也很不錯. 但是價錢真是很昂貴.

<下集會有 Undercover, Comme des Garcons, 等等>

25 Oct, 2003 日本之旅 (II)


<Bape Cuts>

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裡, A Bathing Ape 的發展可算是很不錯. 除了經營 A Bathing Ape 的服裝店外, 更開設了 Bape Cuts 的髮廊和 Milo Shop 的童裝. 它們都位於裏原宿的外圍. 當路經 SOPH 店時無意中發現的, 循例也要進店一巡. 對於我來說已經很久沒有留意 Ape 的東西了, 也可以說是亳無興趣. 無奈 Milo 的店子也實在有趣, 滿店子都是 Milo figure, 進店時更有 Milo 操兵音樂. 即時給那氣氛所迷惑, 在店內糊裡糊塗地買了一些 accessories, 例如 mouse pad, 原子筆等. 真是佩服日本人的包裝和銷售策略.


<Milo Shop>


<Soph>

到 Soph 店子只是抱著到此一遊的心態, 沒有任何期望. 都只因 Soph 實在沒什麼吸引力. 除了質料尚盛之外, 款式太 Basic, 價錢更加與 High Fashion 看齊. 還是表過不提吧. 

由裏原宿經過表參道, 到了南青山, 當然第一時間到了 Comme des Garcons 的水族館式的旗艦店一看. 當中正在展覽著美國畫家的 Richard Prince 以護士為題材的繪畫. 除了展品外, 也有 Comme des Garcons 與 Richard Prince 的會場限定 tee 發售.  


<Comme des Garcons>

相信香港朋友對 Comme des Garcons 都已經十分熟悉了, 可是值得留意是一些香港沒有進貨的副線, 例如 Tricot, Comme des Garcons Homme 和 Comme des Garcons Comme des Garcons等. 


<A Bathing Ape>


<Arnold Palmer>

在 Comme des Garcons 店旁的小路走過去, 拐個彎子, 便到了另一個南青山的重點, Nowhere. 在旁邊開了兩家新店子, 分別是 Arnold Palmer 和 Levis 的古著店. Levis 的古著店全店都是售賣 Levis 的二手牛仔褲, 一共兩層高. 店中更展覽著復刻板的 Nirvada Jeans. 店子的裝潢利用了黃銅色金屬鐵板作外牆, 猶如牛仔褲上的鍋釘, 確實有一種懷舊 Levis 的風味.


<Levis 古著店>


<Corso Como>

沿著 A Bathing Ape 的小路再向前行一個街口, 便到達 Comme des Garcons 的 Corso Como. Corso Como 販賣各國的名牌, 例如 Bernhard Willhelm, Junya Watanabe 和 Viktor and Rolf 等等. 一共三層, 像 Joyce 一樣. 

隔壁的 Undercover 是從 Nowhere 那邊搬過來的. 內部燈光十分幽暗, 裝飾以天然實木為主, 加上一盞大大的水晶吊燈和古式牛皮沙發, 感覺得很古樸和舒適. 上層是男裝, 下層是女裝. 看見 Undercover 店子滿載新季的貨品, 都是平生難得一見. 


<Undercover> <Bape Cafe>


<Bape Cafe>

女裝的 Paper Doll 系列當然十分吸引, 只怪 Joyce 的買手只入了少少的十多款回來. 其實整個 Collection 有趣得很, 店員也穿得十分好看. 唯獨那 50年代的 cutting 似乎不適合普通日常穿著. 說來, Undercover 的店員也頗親切, 不時上前推介產品, 一改以往裏原宿的陋習. 身為 Undercover 的 Fans, 當然大有收穫.

Undercover 的地牢便是 Bape Cafe.  有一道樓梯通向地牢, 其天花以一系列空山基與 Ape crossover 的繪畫作為裝飾. 正值是下午茶時間, 便進去歇息一下, 順便喝杯咖啡吃個沙拉. Cafe 的價錢不算太貴, 但食物的份量十足. 一個凱薩沙拉足二人吃都是 800 yen 左右. 裝潢是由設計師片山正通所做的, 與 Busy Workshop 很配合. 只是 Busy Workshop 中常見到的泠櫃, 今次真是用來放食物而不是放 Accessories 了. 吃飽後便要再次起程, 下一站是惠比壽.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要到那裡去了.

(下期是惠比壽和代官山, 也會有神秘人物出現)

 

13 Dec, 2003 日本之旅 (III)


<Number (N)ine 入口>

吃罷下午茶便要起程前往惠比壽, 當然目的地只有一個, 就是 Number (N)ine 的總部. 說來也真奇怪, 之前問了幾個經常到日本的朋友, 他們都竟然沒有到過 Number (N)ine. 有一個更是開日本進貨店子的. 他們說 Number (N)ine 地點偏僻, 加上貨品只是叫好不叫座, 所以都沒有特別的吸引力. 對於我這個時裝迷來說, 卻聽傻了耳朵. 

話說回來, 到了惠比壽已經六時許, 天也差不多全黑. 心想已經有兩年多沒有到過日本, 去 Number (N)ine 的道路更是印象模糊. 在十字街頭徘徊了好一會, 直到心裡發麻, 冷汗直標, 找了又找, 才找到了通往 Number (N)ine 的小路. 心裡也咒罵了設計師宮下貴裕不下數十次. 地址是東京都涉谷區惠比壽 2-16-6, B1地庫與1樓. 下次真的要看清楚地圖才出發.


<Number (N)ine 通向上層的樓梯>

兩年了, Number (N)ine 經過重新的裝修, 內部變成了紅磚牆, 仿古的木家具, 長條油木地板, 深紅色的絲絨布簾和水晶吊燈的裝潢, 加上暗黃色燈光, 大小不一的喇叭, 電視機和 Hi-Fi, 整個氣氛充滿了 Gothic Rock 和 Grunge 的味道. 就憑這個佈局和心思, 真的不枉我千山萬水到來這裡. 說來, Number (N)ine 人氣有下滑的跡象, 滿店子都是貨品, 價錢更大不如前. 縱然如此, 仍無礙我興奮的心情, 大事購物一番.


<Hollywood Ranch Market>
翌日, 到了代官山. 代官山是一個十分優雅的地方. 店子林立, 每間舖頭都有自己的風格, 街道清潔, 又不擠擁. 沒有新宿的墮落, 沒有原宿的俗氣, 也沒有涉谷的喧囂, 代官山自成一角, 很清新, 有性格.

論店舖的種類算是十分廣泛. 有專營復古 Style 的 Hollywood Ranch Market, 其服裝在大小日本雜誌裡經常出現. 另有專營 Indigo dye 的店子 Okura. 


<Okura>

Okura 在時裝界圈子裡十分有名, 很多人慕名而來. 它來自名古屋, 店內式數產品都帶有強烈的大和風味, 例如和服, 木屐, 也有 Tee Shirt, 和洋服西裝, 全都是用 Indigo (靛藍色) 漂染而成的, 十分罕見.  經店員介紹後才得悉, 原來 Hollywood Ranch Market 和 Okura 是屬於同一集團的. 連帶在 Okura 地庫的印度咖哩餐廳也是他們經營的, 他們可說是十分喜歡另類的集團. 剛好是午餐時間, 便順道走到下面吃個咖哩飯.


<APC>

APC 在日本很受歡迎, 只是在代官山已經有兩三間店子. 而設計亦十分奇異, 其中一間為左右兩面的建築, 看似獨立店舖, 但在後面卻是相連的, 很有趣. 

Frapbois 這牌子近年冒昇得很快. 代官山店子分上下兩層, 更有少量的男裝發售, 只是左看右看也不太像樣吧了. 裝潢以長條實心木材為主, 不經修飾, 十分粗獷, 與其女裝很搭調, 充滿味道.


<Frapbois>


<Footsoldier>

來到代官山, 不得不題 Silas and Maria. 店內人山人海, 似乎很得日本人的歡心. 但不知為何, Silas 在香港這麼多年了, 始終都未能深入民心. 唯一解釋是 Silas 的款式過於 Basic. 我個人就十分欣賞 Silas 的女裝設計, 因此忍不住買了些東西回去. 在 Silas 的對面是 Ape 的 Footsoldier. 可是卻空無一人, 與 Silas 的人頭湧湧成強烈的對比. 始終, 裏原宿的熱潮是減退了.


<Silas and Maria>


<Lad Musician>

Lad Musician 是另一個代官山的必到之地. 處於地庫的 Lad Musician 單從名字已經道出設計師是音樂發燒友. 店內的擺設都是離不開結他, Hi-Fi喇叭之類的陳設. 最吸引的東西莫過於 Lad Musician 與 "多啦A夢" 的 crossover Tee 恤. 有兩款, 都是在香港沒有見過的, 真是愛不擇手. 唯獨口袋不爭氣, 所以只有放棄, 實在有點可惜.


<Lad Musician>


<nakEd bunch>

不經不覺已經逛了代官山一整天了, 在快要回程時, 誤打誤撞的走進了 nakEd bunch 這店子. 店內的模特兒公仔把我吸引過去, 那是 Ed Tsuwaki 的設計. 在之前見過了不少他在雜誌, 唱片封套的作品, 但是真人大小的公仔卻是第一次見到. nakEd bunch 是他的時裝店, 其設計十分特別, 以 graphic print 為主, 也頗出色, 很有心思. 但如果可以的話, 我還是希望可以搬一個公仔回家. 

到此, 今次的東京之旅也差不多完了.


<nakEd bunch>


<藤原浩>

後記: 要補充的是今次到日本公幹, 除了出席了一個 Fashion Event, 和行街購物之外, 最重要的是跟藤原浩會面. 他為人親切, 態度友善, 只是並不多言, 客客氣氣的. 在首次會面, 日本人總是不太熱情. 雖然還沒有落實什麼, 但日後希望有幾會與他合作. 

 

 : since Apr 21, 2003 :